簡談飛航管制
飛航管制,其實是一個喧賓奪主的單位。世界上是先有飛機的產生,而當時機場也不過是塊大土地,隨便飛機怎麼起降,可是隨著飛機越來越普及,在飛行場出現的爭端就越來越多,人們搶第一的習慣
飛航管制是基於飛航安全的需要慢慢建立起來的,而設備也逐漸從簡單的旗幟、燈號到無線電和雷達、電腦的運用。整個管制系統也考慮了空域需求、人的能力極限和裝備的能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權責劃分系統。 在飛航安全建立的同時,管制員也必須讓航機的運作有秩序,並且運用各種精確的計算和管制手段讓空域達到最大的使用能量,可是,安全和效率理論上是背道而馳的,管制員卻必須把他們同時考慮在一起,其實也因此造成了管制員很大的壓力來源,以及和飛行員之間的爭端。在怎麼樣,「安全Safety」、「有序Organize」和「快捷Expeditious」都是航管服務的三大目標。 現在的航管,大致上分為「機場管制」、「近場管制」和「航路管制」。 |
機場管制(AERODROME CONTROL): 顧名思義,就是管制機場的空域。現在的機場設計,航機都是從固定的跑道上起降,不管機場有幾條跑道,航機就只能在這長達3至四公里(就大型機場而言)的長條型區域上做起降的操作,為了防止航機在跑道上衝突,也就必須對他們實施順序的管制。
前面提到的兩個管制作為,管制跑道的就是呼號帶著”TOWER’的機場管制席(Local control、LC,有些國家稱之Runway Control)。後者則負責跑道以外機場內的其他操作區(操作區:指機場內供航空器起飛、降落及滑行之區域,但不包括停機坪。)的交通管制,稱為地面管制席(Ground Control、GC)。這兩個席位都設置在塔台上,從居高臨下的視野以目視的方式管制航機的運作。 機場管制席是塔台上危險性較大的一個席位,由於航機都在較大的速度狀態,因此判斷也必須較為精確,能否在連續降落的航機間插放離場航機,都是必須依照航機的速度、天候因素等眾多因素審慎考慮做出的決定。除了跑道,機場從地面以上3000呎、5浬半徑的空域也屬於塔台的管制範圍。在機場航線(Traffic Pattern)上操作的目視飛行(VFR)航空器或目視進場(Visual Approach)航空器又要如何跟儀器進場(Instrument Approach)航機做順序的安排,也都是機場管制席必須要具備的能力。
儀器飛行航機從機場起飛,首先會跟CD席聯絡,取得航管許可後,向GC席申請後推和滑行,等到接近跑道頭,GC席會將航機交管給LC席,由LC席決定起飛的時機,等到上天之後,視空域狀況,就交給離/近場管制單位(departure/approach control),或是區域管制中心(Area Control/Center Control)。 |
終端離/近場管制(Terminal Departure /Approach Control):
並不一定所有的終端都設有近場台,主要還是視該區域空域的航情量而定。繁忙的終端區域設有終端雷達近場管制台(TRACON、簡稱近場台),並且以轉速較快(雷達更新率比較高,通常約6秒一次)的機場搜索雷達(ASR)作為搜索工具,好讓管制員能掌握航機最即時的動態。更繁忙的機場會將離場和到場分開,而新增一個專門管制離場航機的DEPARTURE席位,但是基本上任務內容是相同的。 一個終端管制區域並非只有一個雷達席位,台北近場台的大圓形範圍中,就細分為中正、松山東、松山西、桃園軍機和新竹軍機五個雷達席位,各有各的管制空域範圍,席位的劃分是視航情需求而定的,有時合併,有時甚至多開席位解決過多的航機,以紓解雷達管制員的工作壓力,進而達到安全的目標。 未設有近場台的終端機場,有的則由區域管制中心提供近場管制的服務(例如馬公、金門),有的則是根本沒有近場管制,雷達服務到某個區域即終止,由航機自行目視飛往目的地(例如望安、七美)。 |
航路管制(Enroute Control): 當航機一路爬升脫離離/近場管制台的空域時,就會交給航路管制。通常航路管制即由俗稱的區管中心(area control center)負責,他們負責排除近場台空域以外的航路週邊空域。航機爬升至巡航高度平飛後,航路管制員會監視著航機間的動態。航機並非固定高度不變,在到達預計爬高或下降的高度時,航機就會請求改變高度以到達較經濟的空層或是準備進入到場階段。由於高高度航機性能較差,航機爬下速率都很慢,因此航路管制員就必須判斷是否能夠允許。
如果高空天氣一變壞,航路管制員可頭大了,飛機到處閃天氣,更是造成航路管制的壓力。航路管制範圍通常大到可以百海浬計,航路雷達通常12秒一轉,更新率較近場台使用的機場搜索雷達來的慢,而高空航機飛行速度又很快,密密麻麻的光點看起來並不比四處爬下的近場台來的輕鬆。有些區域甚 航機從塔台、近場台一路爬升至航路後,不同飛航情報區的航路管制員一路將航機交管給下一個區管中心,直到接近機場時,下高度並交管給相關的終端管制,最後會回到塔台的手上,並由地面管制帶領至機坪,完成一趟飛航任務。一架航機的安全運航,可是被全球無數管制員百般呵護照料下達成的呢! |
飛航資料席(Fight Data):
通訊追蹤(Flight Follow)
|
飛航管制是一門很複雜的學問,他牽涉到很多飛航法規的問題,也因此衍生出很多飛行員與管制員間權利義務的差異,抬頭看看蔚藍的天空,有可能就存在著不同服務性質的空域劃分。那些複雜的事情,就留給管制員們去傷腦筋吧,大家,大致知道管制世界的輪廓,能理解、看得懂就已經很厲害了!當然,管制員也都隨時隨地那裡,只要需要,波道調一調,呼叫一下,我想不會有管制員會棄你於不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