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FAYETTE飛行之旅
LAF塔台參觀及"適應"飛行
Ming & Eddy
寄放了大包行李在芝加哥的青年旅館,我帶著輕便的小包包前往灰狗巴士站。這是2001年6月11日的早上10點,對芝加哥還在興奮狀態的我,正要啟程前往3小時車程外的小鎮Lafayette,準備和朋友Eddy完成一項飛行計畫!
初次聽到這個飛行計畫,覺得精采極了,當然再怎麼樣都要來完成這項計畫。而Eddy也很有興致地和我一起討論這件事情。在出發前往美國的前一天,我們在台北碰了面,他給了我這些機場的資料,並且聊了一下屆時的飛行大概的狀況。由於他有PPL的執照,但並不是CFI,所以我這次不能坐在左座,但是能飛就好了,左右座沒差啦! 巴士飛快地在65號公路上奔馳,美麗的大平原壟罩在藍天之下,穩定的巴士引擎聲很快地就將我帶入夢鄉。一個突然轉彎,巴士下了交流道,竄入了高大的針葉木所包圍的林間小徑,陽光透過樹縫在空氣中畫出了許多美麗的平行線,樹木的翠綠在艷陽下更加突顯,而林間錯落的小屋更增添了優靜的美感。這真是美麗的一段路。 到站後一會,Eddy將我接上車,我們倆便直奔LAF機場,立即展開了計畫中的活動。 Eddy先帶我去LAF塔台參觀,由於他事先已經約好,所以我們直接走入機場,穿過滑行道,來到塔台底下按門鈴。這是很有意思的經驗,按塔台門鈴耶! LAF機場的塔台並不高,空間也不是很大,但是位置很好,所以只需要一個面向就可以看到整座機場,由於陽光普照,機場非常漂亮。就如同從前登上中正塔台一樣,這次在塔台上看機場,全身上下的細胞又都跳起來了!
當時值班的塔台管制員PAUL拿著電話筒和呼叫的航機聯絡,這座機場大多都是小型的螺旋槳飛機在飛行,也有商用小型噴射客機會在這裡出現。這座機場有兩條交叉跑道,一條05/23跑道,長4226英呎,大多數的小飛機都用這條跑道起降,另有一條10/28跑道,有6600英呎,可以讓比較大型的航機起降,同時10號跑道也配有儀器降落系統(ILS),跑道外也有MALSR進場燈和PAPI供飛行員作為降落時的指引。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這座機場了兩條跑道號碼正好和台灣的中正以及松山機場一樣。只是不熟悉地理環境的情況下,東南西北還得想一下才會意得過來。機場在當地時間的早上7點到晚上9點屬於Class D空域,屬於塔台管制空域,其他時間則為無管制塔台的Class E空域,所以飛機在管制時間內進到機場前或在空域範圍內穿越機場都必須和塔台聯絡,而塔台以外的3000呎以上區域則由芝加哥區域管制中心管理。
當時我注意到跑道上有一架飛機正在23跑道降落,而五邊位置有一架飛機呼叫,他立即告訴該航機相關航情在跑道上,許可降落。這時我就很好奇了,因為跑道並未清除,他為什麼就許可飛機降落呢?他說當他們認為在下一架飛機降落前可以確定跑道會清除時,他們會直接許可飛機降落,同時他們會告知航機相關的航情,這架飛機就可以自行以目視狀態來判斷,萬一那架跑道上的飛機真的一直不走,進場的航機自己也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放棄降落而重飛。PAUL說他甚至曾一次下給4架在三邊的飛機落地許可,然後要這四架飛機自行做目視隔離。
在塔台內的左側,有幾台機器,其中第一台是天氣資訊,由LAF機場的觀測員所傳來的觀測報告顯示在電腦螢幕上,接在其右的是地面管制席和資料席,這是當有航機要飛較長程的航線,必須由這裡向區管申請許可,在這邊就可以看到我們熟悉的管制條了。但是這邊大多是無人狀態。接著還可以看到ATIS的錄音器,以及機場管制席的鐵板和無線電儀表。他們因為簡化工作,地面管制席和塔台是合一的,所以當發話時,會同時由塔台的119.60和地面的121.90同時傳送。而無線電的儀表上也有一些熱鍵,按下去後就可以直接和芝加哥區管或是周邊的一些機場聯絡。因為空域間的彼此協調是很重要的,所以不論是LAF有飛機要出去或是芝加哥區管又飛機要進來,都會互相先聯絡並且詢問離到場的方式,這種團隊工作才能確保飛安防線的環環相扣。感覺不錯,不是嗎? 一邊聊天一邊看飛機,而PAUL也一下無線電,一下和我們說話,當時又來了另一位管制員GRAG,只是我不清楚他在做什麼,只是上來晃晃的樣子,PAUL在忙的時後就由他為我們解說。 拍了幾張照後,我們準備離去,我告訴他我和EDDY等一下可能會變成飛機喔!他們覺得很有意思,問我們會飛哪一架。N510PU吧! 這是很棒的一個開始,我喜歡這種管理的方式,很自在,很陽光,不會向台灣的單位猶如城堡一樣被重重保護著。而目視飛行所給予飛行員的空間沒想到有這麼大,這也是我從來沒有想像到的。
「Lafayette Ground, Warrior 5-1-0 Papa Uniform, Lafayette Aviation, ready for Taxi with Quebec!」檢查完飛機,做好一切的設定後,我們向塔台做了這樣的呼叫。Paul的聲音從無線電中傳來,指示我們滑向23跑道。烈日當頭,飛機裡像烤箱一樣,而且還沒空調,不一會兩個人已經是汗流浹背。因為右座的椅子無法調整上下,我這迷你型的身材根本看不到外面,環伺機艙內部,看看有沒有東西可以墊一下。哈,沒想到中選的竟是這架飛機的操作手冊!厚厚的一本當坐墊剛剛好!實在很不好意思,「您」得辛苦一下了! 因為上次體驗飛行的感覺其實還沒忘記,這次進飛機已經不會覺得很陌生而難以適應。但是因為對於程序不熟悉之下,我剛開始大多都在看EDDY操作,同時也讓他熟悉這架飛機,因為他是明天的正駕駛。在Run up Area做好起飛前檢查表,我們滑行到跑道旁申請起飛許可:「Lafayette Tower,Warrior 5-1-0 Papa Uniform, Runway 2-3, ready for takeoff, would like to stay in the pattern」申請後旋即獲准起飛。 飛機在23跑道加速到60多節後拉起了機頭,雖然是小飛機,那種起飛的感覺和大飛機可沒兩樣。飛機速度快了,機艙裡也涼了點,可是沒想到天氣熱,飛機的性能會變的如此糟糕。這所謂的天氣熱時「密度高度」很高所造成的影響本來就在書本中讀過,可是真的沒有想像到會這麼嚴重,飛機竟然爬不太上去!甚至連平飛時空速想破百都有問題哩! 剛開始我都一直被窗外的景緻給吸引,而Lafayette鬧區裡的法院更是空中顯眼的目標。「5-1-0 Papa Uniform,Cleared for the Options」,我們做了一次touch and go,繼續在機場航線中飛行,Eddy飛的滿好的,很平穩,途中只是偶有一些上升氣流造成的小亂流顛簸了飛機的航行。
「這會是個問題」我在結束飛行後跟他提到。因為這樣子沒有做好飛機操控的交接的話,到時候我以為你在飛,你以為我在飛,到最後都沒人在飛那就慘了!大概只有這個問題是在這趟飛行中比較大的合作問題吧。 我就這樣搖搖晃晃地飛了2個PATTERN,但是我在飛到FINAL後都把飛機交給EDDY讓他降落,說真的,那時在SQL重落地的陰影到現在揮之不去,我還是別冒這個險,免的把飛機飛壞了。幾個PATTERN中,我們在FINAL的高度也都不太一樣,所以也就看到了不同高度下VASI的燈號變化。當最後一次要降落在進場時,看到VASI是紅紅,哇~飛太低了!加了把油門,免的飛到樹堆裡去。 這趟適應飛行對我們非常的重要,一來適應飛機,二來知道彼此合作上大概的輪廓,三來我也比較清楚整個流程當作明天飛行的暖身,是很有幫助的。我們總共飛了0.7小時,5個PATTERN。離開前,我買了CHICAGO和St. Luise的SECTIONAL CHART,EDDY也拿了很多他學飛的筆記和資料給我看。 當天晚上,在旅館中我很用功的不斷翻著所有的資料,雖然是走馬看花,但是至少在腦海中留下點印象。同時把航圖張開來看著明天的航程上所要經過的地方,以及一些可以參考用的助航設施狀況。只是The Weather Channel裡的劇烈天氣預報中,芝加哥竟然在下雷雨,說真的,臉都綠了!
Eddy的飛行紀錄 2001/07/ |